為提高學生思辨能力,豐富學院課余生活,12月6日,歷史文化學院于長清湖校區崇德樓114教室舉辦“辯今之時事,論我之未來”2020新生辯論賽決賽。2017級輔導員衣曉杰、2020級輔導員蔣藝受邀出席比賽,學術創新部部長李靜文、第17屆院辯論賽最佳辯手歷史學1903班鄧忠欣、第17屆辯論賽最佳辯手世界史1901班姜悅擔任評委,2020級新生到場觀看。
本次新生辯論賽共分為三場,11月21日的初賽,六支隊伍圍繞“良好的知識產權制度重在文化建設還是法制建設”、“教育、醫療等公共事業市場化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”以及“民族技藝是否應該保密”的辯題展開辯論。11月28日,成功晉級復賽的四支隊伍又以“歷史題材影視劇是否可以‘戲說’”與“寬松式管理對于大學生成長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”為辯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。12月6日,此次決賽以“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”與“理想人才以仁為主還是以智為主”為辯題,四支隊伍展開了最終角逐。
決賽伊始,正反雙方通過全面嚴密的論證進行陳詞立論。比賽過程中,每支隊伍的辯手們都憑借自己充分的準備,侃侃而談,旁征博引,發揮出了他們最好的狀態。自由辯論階段,正反方辯手更是進行了你來我往、唇槍舌戰的話語交鋒,其間攻防轉換迅速,雙方均利用充分的事實論據作出論證,以犀利的語言駁斥對方的漏洞,以堅定的言辭維護自己的觀點,在字字珠璣的辯論中將整場比賽的氣氛推向高潮,并贏得了在場評委及觀眾的熱烈掌聲。此外,評委在每場辯論賽結束后綜合辯手的論點選擇與現場表現進行點評,并對辯手們的精彩表現給予肯定,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,其間,嘉賓也高度贊揚了每支隊伍的努力。最后,經過三場辯論賽的激烈角逐,史師本2001班、歷史類2004班與歷史類2003班分別榮獲冠、亞、季軍,程龍、宋姝潔、路桐軒、高曉萌、聶瑞鈿以及張育馨獲得最佳辯手稱號。
此次新生辯論賽的成功舉辦,增強了學院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、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,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思辯氛圍,辯題選擇與現實需要相契合,與時代相呼應,展現了學院學生關注時事熱點、關心時代發展的責任意識,有利于學院綜合實力的提升。
審稿人:衣曉杰蔣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