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幫助大一學生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、做好未來規劃。11月5日下午,歷史文化學院于長清湖校區文淵樓C區154報告廳舉辦了新生入學適應教育系列講座(一)之“淺談大學生活與生涯規劃”。本次講座由我院中國史系副主任、碩士研究生導師、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、山東師范大學東岳學者劉本森教授擔任主講嘉賓,2020級輔導員蔣藝及全體2020級同學共同聆聽了本次講座。
講座伊始,劉本森教授現身說法,講述自己在大學時期的迷茫與成長,通過自身的求學經歷,為同學們提供啟發。隨后,劉教授從接受迷茫、自我認知、做人、學習、生活、自我規劃六個方面為同學們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并做出了恰當的指導。首先,劉教授肯定迷茫是正常的,并通過胡適留學日記的例子來安慰同學們應該坦然接受迷茫、進而在迷茫中反思自己,找到新的追求,鼓勵同學們制定小目標,通過一個個小目標來實現階段性計劃,從而幫助同學們來擺脫迷茫和積極探索未知領域。緊接著,劉教授提出當代大學生應有清晰的自我認知,既不狂妄自大,也不妄自菲薄,要擺正心態,重視態度,相信態度決定一切,天道酬勤。在此基礎之上,劉教授強調在做人方面同學們要對國家、社會、父母、老師懷有感恩之心,保持底線,努力善良,并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,見賢思齊,感受藝術和一切美。
繼之,劉本森教授對大學生活中人際交往、參加活動、發展興趣愛好和特長方面做出了具體的指導。他強調,同學們要珍惜大學同學之間寶貴的情誼,積極參與各項活動,加強體育鍛煉,培養愛好特長,樹立正確的金錢觀,做有意義的工作,努力充實自己。最后,他引用楊國強先生的“人要曉得自己成就自己”來激勵同學們學會自我規劃,做好取舍,要敢于做夢,并要堅持追夢,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。
在提問環節,針對楊邵群同學提出如何處理教材與專業書籍的關系的問題。劉教授對該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,他認為同學們不要過度依賴教材,歷史并不是絕對的觀念,希望大家可以博覽群書,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,也可以結合外國的相關書籍,拓展自己的視野。
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,為歷史文化學院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大學生涯規劃經驗,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明確大學初目標,在豐富同學們大學生活的同時提高了歷史文化學院學生素養,活躍學院學術氛圍,增強學習理想信念,從而推動學院更加長遠地發展與壯大。
劉本森,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系副主任,碩士研究生導師;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,山東師范大學東岳學者。目前主要從事抗日戰爭史、近代中外關系史、山東區域史的研究。
審稿人:蔣藝